close

  車明珠
  一般而言,公訴意見書的內容主要有:對證據狀況的總結和分析、對法律適用的論證和解釋、對犯罪情節和後果進行的闡述並提出量刑建議、對被告人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剖析、對案件警示教育意義的闡述等。公訴意見書將上述內容融合在一起,承擔著指控犯罪和法制宣傳的任務。雖然犯罪原因分析及法庭教育不是公訴意見書的重點內容,但卻是最能體現司法人文關懷,最能展現檢察機關承擔社會責任的部分,如果運用得當,將成為庭審亮點。筆者認為,公訴意見書對法治教育這部分內容應予以充分重視。
  性質定位
  《人民檢察院法律文書格式(樣本)》規定,要“根據庭審情況,在揭露被告人犯罪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基礎上,做必要的法制宣傳和教育工作”。做法治教育工作的目的是幫助被告人提高對犯罪的認識,增強其回歸社會的信心。特別在未成年人犯罪庭審現場,法治教育不僅是教育、感化、輓救未成年人的必要途徑,也是加深旁聽群眾對法律知識理解的有效途徑。
  但是,公訴人發表公訴意見的主要任務是向法庭闡述被告人構成犯罪的證據及法律依據,並對被告人的量刑提出建議。法制宣傳和警示教育並非公訴意見書的主要內容,庭審中的法治教育也不是法定的專門程序,因此,這部分內容在公訴意見書中所占比重不宜太多。公訴人闡述這部分內容時應重點把握兩個條件:一是旁聽人員較多,進行法制宣傳和警示教育具有現實意義;二是被告人積極認罪,只有在被告人認罪的情況下,法治教育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主要內容
  公訴意見書中的法治教育應包括以下內容:
  危害行為認知教育。社會危害性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基礎。研究表明,多數犯罪人以自我為中心,容易忽視他人的感受和利益。具體表現為:一是否認犯罪行為的違法性,認為自己是不良社會環境和制度的犧牲品;二是否認犯罪行為的後果,認為其行為遵循的是非主流的社會規範和準則;三是否認犯罪行為有被害人,認為被其傷害的人是罪有應得。針對上述情況,應對被告人進行危害行為認知教育,引導被告人換位思考,促其自我反省。
  人生觀、價值觀矯正。走上犯罪道路的被告人往往沒有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旦受到不良因素的引誘,容易出現心理異變和行為反常。所以,法治教育要有針對性地對其人生觀、價值觀進行矯正。
  法律闡釋。法庭審判的專業性與被告人法律認知水平之間存在矛盾,特別是未成年被告人的法律知識和理解能力尤為欠缺。法治教育釋明的內容,有助於消除這種認知差距,使未成年人充分理解被指控的罪行及相關法律規定等。同時,也能幫助旁聽群眾將抽象的法律規定具體化和案例化,使其真正理解法律的內涵。
  寫作要求
  法治教育的實質是延伸公訴職能,在整個公訴意見書中具有獨特性,在製作公訴意見書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結合案情。公訴意見書必然要緊密結合案情及法庭調查的具體情況進行剖析論證,具有不可複製性。同樣,法治教育也必須與個案背景、被告人的犯罪動機等結合,將法律關懷具體化到被害人及被告人個體。針對不同被告人的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等情況,做到有的放矢。同時,還應註意根據不同教育對象調整不同的教育內容,對認罪、悔罪態度欠缺的被告人應偏重於法制教育,對初犯、偶犯應偏重於人生觀、世界觀教育,對因家庭問題而滑入犯罪泥潭的被告人應著重於親情教育等。
  堅持客觀公正。法治教育的內容要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對犯罪原因的評析應客觀真實地反映案件發生的過程和證據之間的內在聯繫。對有爭議的案件,不能因急於讓聽眾接納公訴意見而使用過激言詞,無論是敘述被告人的犯罪事實,還是指明其犯罪根源及後果,都要以客觀公正的態度加以敘述,體現對罪犯理性的否定評價,而非情緒化的評價。
  協調好情與法的關係。在法治教育中,公訴人應從旁聽群眾的心理需求出發,以適當方式進行教育宣傳。實踐中很多案件存在情與法的衝突。有的案件辯護人會將被告人值得同情的一面過分誇大,而有意淡化其社會危害性,想藉此博取群眾同情,從而影響法庭量刑。在這種情況下,公訴人應從大眾理性的層次來挖掘案件的社會價值,進行法與情的辨證論述。
  要有情感的激發性。法治教育工作實際上是對聽眾進行心理干預的過程。公訴意見書中的犯罪原因剖析及法制宣傳部分,發揮著教育被告人、啟發旁聽人的功能。所以,法治教育不僅要措辭得當,分析嚴謹,更要有情感的激發性。公訴意見書的情感激發,關鍵在於讓公訴人與聽眾建立起情感互動,達到心理上的溝通和理解,這要求公訴人除了掌握必備的法律知識與司法技能外,還應該具備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專業知識。
  內容具有現實普遍性。法治教育具有現實普遍性,才能發揮預防功效。公訴意見書不僅是揭露犯罪的檄文,也是法制宣傳的解說詞和教育群眾的演說詞。公訴工作不能僅滿足對案件的依法處理,更要延伸公訴職能,在對個案進行即時監督的同時,加強對同類問題的歸納總結,從案件中找準影響社會穩定的癥結,並採取必要措施,促進源頭性、根本性問題的解決。
  總之,公訴意見書應在深入細緻調查的基礎上剖析犯罪原因,在法治教育中可引用被告人原話,並宣讀被告人的懺悔。同時,表述方式要儘量大眾化、簡明化和通俗化,在保證語言準確、平實的前提下,增強警示教育作用,強化教育宣傳效果。
  (作者單位: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  (原標題:公訴意見書應蘊含法治教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t17dtcsh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